破产重整一年半,这个楼盘交房1000多套!
发布时间:2025-10-10 15:24:44
浏览次数:- 次
国庆中秋假期,广州市白云区某楼盘的售楼大厅里挤满了看房人,热闹非凡。
“听说你们都破产了,还能继续卖房?”其中一位看房人发出疑问。项目负责人李某笑着回应道:“您放心,我们公司现在已经重整成功了,项目后续的开发和销售也是有法院监督的,买我们的房子更有保障。”
昨天一上班,李某便兴奋地跟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破产法庭法官苏喜平报喜,“这个假期看房人数创今年新高,除了已售的500多套陆续交房,另外500多套政府回购房也即将移交,一切都在焕发新机!”
从热销到烂尾 商业重组陷困境
时间回到2020年,该项目当时正是备受追捧的热门楼盘,开盘3个月即售出400余套,销售额超15亿元。然而,2022年起,受集团公司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项目陷入停工,已售房屋面临逾期交付风险。支付了房款的数百户家庭为能否按时收楼忧心忡忡。
眼看项目要从优质资产变成不良资产,四家银行债权人和一家投资公司债权人开始“自救”,组建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希望通过债务重组方式挽救项目。2022年7月,金融债委会与股东达成一致,调整项目公司股权结构,由双方进行共管,引入代建方并更换总包单位以恢复施工。李某就是在此时以代建方的身份成为项目现场负责人。
但商业重组只短期内让项目恢复施工,并未解决审批流程过多过慢、拖延施工进度的问题。此时因其他债权人提起诉讼,该项目银行账户被冻结、未售房屋被司法查封,工程款无法支付、房屋不能销售,整个项目再次停摆,商业重组宣告失败。截至2024年4月,项目公司负债总额达46.3亿元,资产评估值44.86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随着工程停工,李某开始面对购房人和施工单位的轮番集体维权。项目已销售的400多套别墅和高层住宅,已超过合同约定的交楼时间,购房人开始组团到售楼大厅,焦急询问工程进度和交楼时间。各施工单位也组织农民工持续围堵售楼大厅讨要工资,项目完全无法销售。
从停摆到运转 司法重整复生机
无奈之下,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决定向广州中院申请破产重整。法院召开听证会之时,李某迫切地到庭陈述项目情况,在他看来,项目位置好、品质高,别墅区和三栋高层已基本建成,如果就此烂尾,实在可惜。
“你们烦恼的银行账户被冻结、未售房源被查封、项目管理混乱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破产重整程序来解决。”经办法官苏喜平了解情况后,给债权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2024年4月,广州中院裁定受理该项目公司破产重整,指定了破产管理人。随后,协调多个本地和外地法院解除对银行账户的冻结以及对未售房屋的查封,批准管理人的继续经营方案;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财产管理方案,确定由管理人管理项目……各项工作紧锣密鼓、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
项目很快就有了起色。管理人接管后,通过调整运营架构,废止股东方、代建方、金融机构等“层层盖章”的审批流程,并确定“专业部门审核+管理人会议决策”的模式,审批周期大大缩短。而银行账户解冻后,最紧急的工程款开始支付,各项工程陆续恢复施工,工地又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购房人看到项目恢复施工,对于管理人承诺的8月底交楼也有了信心,不再到售楼大厅维权。李某的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苏法官,我们的项目总算是活了!”
从亏损到共赢 破产重整新起点
虽然实现了复工复售,但是该楼盘的“保交楼”任务一点也不轻松。一是时间短,从法院受理重整到承诺交楼只有4个月时间,需要完成外立面、装修和绿化等多项工程。二是施工气候恶劣,4月至8月,正值广州的集中降雨期,雨水天气进一步压缩了施工的时间,需要精密安排各类工期。
幸好,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从2024年8月30日起,400多户业主开始分期收楼。房屋装修标准与合同完全一致,草木繁盛、绿树成荫,业主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楼盘迅速恢复施工销售,首期业主陆续收楼,项目的投资价值也随之提升,共吸引到6家意向重整投资人。经遴选确定并草拟重整计划草案后,又有1家投资人提出不同方案并强烈要求投资。在征求主要债权人和原投资人意见后,广州中院安排债权人会议创新性地同时表决两个重整计划草案。
今年6月9日,广州中院裁定确认债权人认可度更高的重整计划,确定引入不超过2.2亿元的共益债解决项目资金缺口问题,实现项目续建和销售。
目前,重整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执行:破产前的职工债权166万元、建设工程债权3100万元已经清偿;一条市政配建道路已经建好,将大幅改善周边的交通状况;复建的两栋楼也将在近期取得预售许可证,待项目销售完毕,预计可清偿各类债权超10亿元。
自法院受理重整一年半以来,不仅400多套已售房屋顺利交楼,该项目还另外销售房屋100多套,另有500多套政府回购房也即将进行验收移交。
“我们原来也对破产重整程序的效果持有怀疑态度,现在我是真体会到它的优势了,所以我一点也不忌讳购房人知道我们破产,反而会主动告诉他们,我们的破产程序是在法院监督下进行的,既解决了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又增加了司法监管,买我们的房子更放心。”在宽敞明亮、人头攒动的售楼大厅里,李某对苏喜平说道。
重整制度不能仅停留在裁判文书上,要在企业起死回生、城市转型升级中,用法律规则重塑市场信心,让“危机”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机”。开展破产审判以来,广州中院共通过破产重整成功挽救危困企业56家,引入投资131.49亿元,盘活资产254.31亿元、化解债务752.57亿元、保留和新增工作岗位超7000个,在维护企业营运价值、增加劳动就业岗位、优化市场资产配置、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何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