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凝聚年轻的心
发布时间:2018-05-17 15:19:06
浏览次数:- 次
访谈对象 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院长 罗念卫
法周刊:贵院开展文化建设的初衷和背景是什么?
罗念卫:从目前的司法工作局面上讲,我院2009、2010年收案持续在高位水平,案多人少的压力依然很大,矛盾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这几年广东省开展了排头兵达标活动,对法院的司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是对司法队伍能力素质的考验。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建设更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我院在2009年成立,干警平均年龄只有28岁。我院地处东莞偏远镇区,是距离市区最远的基层法院,工作在深入基层社区的第一线,条件相对艰苦落后。因此,如何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充分调动这支年轻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我院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法院文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我们队伍建设的主要突破口。
法周刊:为何会从“团队文化”这一角度来突破发展?
罗念卫:在管理学里有个说法,企业经营的好坏一年看运气,三年看领导,五年看制度,十年看文化。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国家单位。我院要长远持续发展,就必须形成符合自身特点、有自己特色的法院团队文化。团队文化讲究的合作、团结、效率,符合目前司法工作中关于公正高效的价值追求,更符合我院年轻朝气的队伍特点。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团队文化对我院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上说,队伍力量更加凝聚,工作精神更加奋进,环境氛围更为和谐,其直接体现是法院建设井然有序,办案质量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法周刊:贵院在“团队文化”上有何进一步的打算和计划?
罗念卫:一个高品质团队的融合形成需要长久的培育和沉淀,真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不是一两次活动,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我们发展团队文化,最终落脚点是服务审判,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将审判工作推向新的台阶。为此,我们制定了《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围绕实际审判需要,明确了文化发展战略,分五年循序渐进地推进团队文化建设,从精神、行为、物质三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活动项目,为我院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措施保障。
法周刊:贵院打造“团队文化”对审判执行工作有何积极影响?
罗念卫:通过打造团队文化,各部门协调一致,勤学善思,共同为法院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司法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我院在全市基层法院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成立两年以来,我们在全省范围内首推“见证执行”改革,邀请市民抓“老赖”,先后开展了12次行动,有60多位市民参与,执行标的额达600万,社会反响非常好。在刑事审判工作机制上,我们每一季度召开辖区内的公检法联席会议,在立案追诉标准、赃物扣押移送、被告人身份查证等问题上,统一认识,明确标准,实现办案质量效率的“双提升”。今年3月,我们举行“法院公开日”,加大司法公开,主动敞开大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及社会群众走进法院,亲身感受我们的司法工作,建立民意沟通的新平台。这一系列工作成果是团队工作的结晶,凝聚着全院干警的智慧与汗水。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