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民法典:开启法治新时代 展现法院新担当
发布时间:2021-03-06 21:49:33
浏览次数:- 次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
扎实开展民法典学习贯彻和实施准备工作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民法典的诞生,折射出时代进步,彰显了立法智慧,凝聚着广泛民意。过去一年,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实施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开展民法典学习贯彻和实施准备工作。在党中央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完成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一律废止与民法典不一致的规定,及时出台首批与民法典配套施行的司法解释7件,这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维护人民权益的责任使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广东远光投资集团董事长蔡仲光
扎实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
民法典实施以来,广东各级法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为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民事权利保护,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我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请将相关保护企业家权益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民营企业家的民事权利保护;二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健全涉民企错案甄别纠正的常态化机制;三是健全民营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民营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四是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百浩律师事务所主任黎霞
全面贯彻民法典 落实司法为民理念
民法典审议通过后,我们有了良法,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就适用民法典的时间效力、担保制度、物权编、继承编、婚姻家庭编制定司法解释,为人民法院统一裁判标准,公正高效审理民事案件提供了全面、有力、体系化的规则依据,为全社会正确贯彻民法典提供了重要保障。
民法典实施后,各地法院牢牢把握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司法裁判中准确适用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充分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利的全面保护,很好地把握住了立法的价值取向。如广东广州越秀法院审理的民法典实施后全国第一宗高空抛物案,有力保障了我们头顶上的安全。珠海市香洲法院审判的蹦床案,准确把握了民法典自甘风险原则与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之间的边界,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民法典实施后的首份司法建议,完善监管措施,向当事人发出判后寄语,彰显司法温度。深圳前海法院审判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对格式条款制定者加重对方责任的否定性评价,充分体现了公平原则。这些案件的审判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是人民法院在贯彻实施民法典中落实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希望人民法院更加紧密结合民法典的精神和内容,坚持人民至上,把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像广东这种新类型案件比较多的法院,要进一步及时通过司法裁判发挥教育、引导、示范作用,切实回应群众法治需求,把制度规则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责编:何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