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两会要闻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发布时间:2021-03-06 21:47:14

浏览次数:-

全国人大代表、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工商联主席袁志敏 

建立重点涉外知识产权案的行业沟通研讨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在国外遭遇知识产权风险也陡然增大,如何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袁志敏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重点涉外案件的行业沟通研讨机制。

应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司法援助,尤其发挥驻外使领馆在保护国内企业涉外知识产权方面的作用。同时,要保障国内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无效、侵权诉讼中的公平待遇,针对国外进入我国的重要专利申请,或业内重大专利纠纷涉及到的专利无效案,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定期沟通渠道,与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或相关重点企业开展研讨,帮助国家知识产权局多角度判断行业态势。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医师蔡卫平 

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公民的个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被收集和使用,与之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对此,蔡卫平建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有关部门应加强公民信息保护,平衡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蔡卫平认为,一方面,个人信息公开的详细程度与疫情控制得好不好并没有直接关系,防控工作做精做细才是关键;另一方面,如果群众因为担心隐私泄露而不愿意配合流调,将会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他建议,全国统一流调采集数据和信息公开模式,流调数据按照有限采集、不歧视、简便的原则;商业性机构查验当地政府的健康码即可,不自行采集个人信息;仅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有权调查传染病,其他机构或组织需要配合上述机构采集相关信息必须获得委托权,否则无权采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查验个人行踪信息后只需显示不同颜色码以供识别,不应显示14天内到达或途经的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廖贵平 

加大网络诽谤处罚力度

目前网络诽谤乱象,已严重影响了网络空间的秩序。由于网络诽谤者依靠网络虚拟身份,往往查处困难。同时因违法成本低、维权难度大、社会容忍度高等原因,网络诽谤等行为日益猖獗。廖贵平建议应通过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司法解释等方式,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大对于网络诽谤行为的打击力度。

首先,要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在2013年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作出了相应的解释。但鉴于目前网络环境已发生重大改变,他认为原有司法解释在行为特征、转发条数的立案标准等,均存在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他建议设置新的规范准则,使其更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加大对于网络诽谤行为的打击力度,彰显国家机关整治网络空间的决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桂芳 

亮法治利剑  筑平安之基

2020年10月,我受邀参加了广东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调研活动,在韶关乐昌法院旁听了周宝履等人涉恶案件的审理,涉案被告人均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彰显了法律威严。同时我了解到,广东法院在决胜扫黑除恶斗争中,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助推“行业清源”,通过审理案件向行业监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000余条,有力推动了对黑恶势力易滋生地区、行业、领域的依法治理。对于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建议对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特别是农村地区持续强力整治,让黑恶势力无处生根。

责编:何雪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