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新年“开门”首件事:邀请媒体来“挑刺”
发布时间:2018-05-17 15:19:06
浏览次数:- 次
客客气气邀请媒体来,诚诚恳恳倾听媒体对法院工作的意见。1月4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新年“开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邀请10家媒体召开了一次恳谈会,面对面接受媒体“挑刺”。
“不开茶话会,也不多说客套话,就是要听你们最想说的心里话,帮我们挑挑毛病。”广东高院院长郑鄂开场白很短,却很诚恳。
“近年来,我明显感觉到当事人对法院的投诉数量在不断减少,一方面说明广东法治环境好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广东法院2万多名法官和工作人员一件一件办下来的。”人民日报广东分社社长王楚第一个“抢麦”,“但是我仍然觉得法院与媒体的沟通渠道还不够畅通,希望法院能考虑建立更快捷、更通畅的‘绿色通道’,便于社会希望通过媒体传达的讯息能在第一时间报给法院,帮助社会化解矛盾。”
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表示:“新年伊始,广东高院就召开这么一个听取媒体意见的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法院工作的新风尚,充分展示了法院开明、开放、虚怀若谷的作风。总体来说,法院工作近三年来,实现了一年一大步的大跨越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法院自身的努力,但也与法院高度重视媒体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分不开。实践证明,法院工作越是重视媒体监督,司法舆论环境和氛围就越好!”
羊城晚报社总编辑刘海陵在会上谈到舆论对司法环境的影响时显得感慨良多:“媒体监督特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对司法工作的影响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从‘许霆案’到‘深圳机场捡金案’,再到‘张氏兄弟为病母筹钱抢劫案’,社会舆论对法院、特别是主审此类案件的法官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我们媒体也要换位思考,司法权威受到影响,最终受损的还是咱们老百姓。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郑鄂告诉记者:“近三年来,广东法院在建立主动执行工作机制破解执行难、提高民商事调解率促社会矛盾化解、提高均衡结案率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整体工作争当全国法院排头兵的目标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媒体对法院工作的支持理解分不开,与良好的司法舆论环境离不开。所以,我们今年新年‘开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取媒体意见,真正发挥媒体在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以争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更多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文/林晔晗 摄影/刘晓哲)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宣传处